不锈钢之所以能够较好的防锈,是因为其中含的铬、镍元素的多少。
201不锈钢与304不锈钢的区别,主要在于铬(Cr)、镍(Ni)的含量不同。
例如标准的304不锈钢,其中含铬18%、含镍9%。
而201不锈钢含铬15%、含镍5%。因此防锈性能就相差许多。价格也相差许多甚至一倍。
1、规格。
常用的不锈钢板材分为201和304两种型号,实际是是成分不同,304质量好一些,但价格贵,201差一些。
2、组成。
201组成为17Cr-4.5Ni-6Mn-N,是节Ni钢种,301钢的替代钢。经冷加工后具有磁性,用于铁路车辆。
304组成为18Cr-9Ni,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不锈钢、耐热钢。用于食品生产设备、昔通化工设备、核能等。
3、201是含锰较高,表面很亮带有暗黑的亮,含锰较高容易生锈。304含铬较多,表面呈现哑光,不生锈.两种放在一起就有比较了。最重要的就是耐腐蚀性能不同,201的耐腐蚀性能很差,所以价格就要便宜很多.又因为201含镍低,所以价格比304的低,于是耐腐蚀性能就不如304的了。
4、201与304之间的区别就是含镍的问题。而且304的价格现在都比较贵,一般都要接近20000一吨,但304的话起码可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生锈。(可用药水做实验)
5、不锈钢不易生锈是因为在钢体表面形成富铬氧化物可保护钢体,201料属于高锰不锈钢较304硬度大高碳低镍.
6、成分不同(主要从含碳,含锰,含镍,含铬几方面来区分201与304的不锈钢)钢号碳(C)硅(Si)锰(Mn)磷(P)硫(S)铬(Cr)镍(Ni)钼(Mo)铜(Cu)
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 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市场上常见的标示方法中有06Cr19Ni10,SUS304,其中06Cr19Ni10一般表示国标标准生产,304一般表示ASTM标准生产,SUS 304表示日标标准生产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两大类。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不锈钢的三大类 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在1912年左右由英国. 美国,德国,等 近乎同事研发成功,1912-1913年英国人布莱利开发了含12-13铬的马氏体不锈钢,1911- 1914年美国人丹琪则和怀特西开发了含14-16铬的铁素体不锈钢,1912-1914年德国的马勒和斯特劳斯开发
了 碳小于1铬15-40的奥氏体不锈钢,192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的斯特劳斯去得了低碳18-8奥氏体不锈钢的
权,与此同时他们为了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有分别加入钼铜等元素,为了解决18-8钢的敏化态晶简腐蚀
通 过实验加入了钛等元素,此外克虏伯在20世纪40-50年代又开发了节镍的不锈钢,耐晶简腐蚀的奥氏体不
锈 钢,60年代又开发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是不锈钢品种和性能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除以上三大类外,不锈钢的另 外两大类,即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性不锈钢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成功.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
代双相不锈钢70-80年代有开发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是1946年首先由美国的史密斯
开发成功的,当时他研发成功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随后既具有高强度又可进行冷加工成型的半奥氏体沉淀 硬化不锈钢等也相继开发成功,至此不锈钢家族中的五大类主要钢类.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钢,和 沉淀硬化不锈钢就基本齐全了.